《冯唐成事心法》读书笔记

冯唐成事心法片段

  • 其实真猛人和假猛人,无非三方面的大差别。 1.看他的凶猛、他的强是对自己,还是对他人。

  • 真的猛人,他要求别人的,自己更要能做到。如果他的凶猛、强悍,是对他人的,你就要留个心眼儿。 2.从事情来判断。真的猛人,他的凶猛和决绝是对事的。在短时间内事大于人,先把仗打赢,再判断是谁的功、谁的过。而假的猛人,他不是对事,而是对自己爽不爽。这件事只要他爽,就认定别人必须按照他的想法去做。其实这种猛,是把自己搁在了事之前。真的猛人是把事搁在人之前。 3.真的猛人和假的猛人追求不一样。真的猛人都是说,他有多自律、严谨,多少年如一日,一直如临深渊、如履薄冰。可假的猛人,你会听见他说,他牛,他有多牛,他就比你牛。

  • 曾国藩说:“敬字、恒字二端,是彻始彻终工夫。鄙人生平欠此二字,至今老而无成,深自悔憾。”

  • “敬”是敬天悯人,尊重常识和积累,尊重事,不走捷径。“临事静对猛虎,事了闲看落花”,就是你遇上事,沉着冷静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“恒”是在对事上,坚持投入时间和精力,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,不求速效,不着急。

  • 我每天的习惯很少,只有两个。 第一个就是每天做一百个仰卧起坐、一百个俯卧撑。我通常能做到,但是有时候也做不到,但先设这个标准。 第二个特别简单,就是看着Kindle入睡。你可以把Kindle换成纸书,只要不是手机。

  • 说一下我每周的习惯。 1.每周两到三次十千米跑。根据每周的安排和天气,不一定具体是哪天,这样可以放松一点。每月跑到体重公斤数的千米数。 2.每周两到三次,十五分钟完整版的高强度间歇训练。 3.每周两到三次,每次不低于一小时的毛笔字。 4.每周连续轻断食两到三天。这要在某些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。 我现在能做到的,就是争取体重不要高于我大学毕业时候的体重,BMI(身体质量指数)争取小于19。 5.每周连续戒酒两天,给肝脏充分的休息时间。年岁大了之后,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就是不太容易开心。喝酒还是一个比较方便的快乐来源。但是喝酒虽然对文章好,对心情好,对身体一定是有害的。这条是我最近给自己加的,给肝脏充分的休息时间,两天滴酒不沾。 6.每周读两到三卷《资治通鉴》。《资治通鉴》大概是三百卷,每卷大概一万字,整本书大概是三百万字。不要看读得慢,如果一周能读三卷《资治通鉴》,我两年就能把《资治通鉴》读一遍。

  • 如何在现实中修行?珍惜每一个不舒服和难受。在每一个不舒服、难受的时候,跳出自我,把自己的肉身和灵魂,当成人类中的一个,当成另一个他人。你想一想,观察一下,这个人到底怎么了?这个称为“我”的东西,他感受到了什么?他为什么不舒服、为什么难受?我们改变不了基因、原生家庭、环境、教育、遭遇,但我们可以从任何一刻开始觉察“我”这个人到底怎么了。

  • 如何解决年龄危机 危机的解决办法,是老生常谈,但却是肺腑之言。我自己就是按下面这七点老老实实干的。 1.锻炼好身体。好身体永远是一切的本钱,我没见过一个人身体差,还能够认真地面对自己的危机。 2.在一个好身体的基础上,持续修炼。修炼自己最能够安身立命的本事,一招鲜吃遍天,比如一些比较专业的东西,像战略思维、战略管理、法律、财务、CPA(注册会计师)、CFA(特许注册金融分析师)、税务等。你要有一个专业不能放下,不能断行,这个专业可以是行业专业,可以是职能专业,也可以是综合的成事能力。继续做,不要认为过了三十岁,过了四十岁、五十岁,你就可以躺在自己已经会的东西上睡大觉,不行的,继续修炼。 在修炼的过程中,你换一个角度会认清,年岁大了也有年岁大了的优势。比如,我经历过,我懂得,一件事会是怎么样的,所以类似的事再临头,我不怕,沉得住气;比如,我经历过,我懂得,我情绪管理就会好很多,不会一出点问题就紧张,不会因为一点小的错误就六神无主,不会一出点什么事就拿头去撞墙;比如,我意识到,我在某方面的技术和智慧还是最高等级的;比如,我认识人,人家对我有信任,后浪还小,后浪还没有建立信任;等等。年纪大的优势,要认清。 3.“衰年变法”。就像齐白石说的,六十岁之后,我改变画风,做点新的,做点能让人兴奋的事。比如创业,把情况往最坏了想,这个事业、这笔钱你能不能丢?这两三年的时间,你能不能舍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“我赔得起”,那创个业,或许两三年之后,不仅解决了你的财富自由问题,也解决了你的中年危机。再比如另类修炼,我做点新的,少年时觉得有兴奋点,但是没有时间去玩的东西,像奥数、佛法、第二三门外语、烹饪、艺术——这些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能够愉悦身心的事情,是可以挑一两个自己好好玩玩的。 我们现在的生命预期比一百多年前的生命预期翻了两倍,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多做一些以前的人一辈子都做不完的事情。智慧的挑战还是有乐趣的,相信我,能够想明白自己以前想不明白的事,做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,还是很开心的。 4.做减法。减少无效社交,不要什么时候、什么人都去陪。减减减,减少工作关系,减少生活关系,减少不能给你带来愉悦的一切关系、事情、产品,把你最有效的时间放到最能给你快乐的地方去。 5.减少日常花销。要想想,一个月最少花多少钱?把钱花在自己真喜欢,也能真享受的地方去。都快五十岁了,不要装,不要装着享受没有快感的东西,如果你不喜欢开车,何必买一辆好车?如果你不喜欢穿漂亮衣服,何必买一身漂亮衣服?已经到了四五十岁,不要装了,要能够说,我就是一个“不要脸的”,就是真实对自己,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。我花一块钱能够给我带来一块钱的快乐,那我就花这一块钱;我花一百块钱给我带来一块钱的快乐,那我要想想我这一百块钱有没有更好的地方可以花。 6.认,退居二线。后浪,你不是有精力、有动力、有能力想往上冲吗?好,你冲,我看着你。你能干,你不要叨叨,你上去做,咱们把责、权、利说清楚,我祝福你。 7.回归生活。终于有时间了,多陪陪父母,父母不会长生不老的。我到今天为止最大的遗憾,就是我父亲走得太早,其实他不能算不高寿,他走的时候已经八十三岁了,但是我那会儿总是太忙,陪他的时间太少。所以劝各位,在解决个人危机的时候,把自己多出来的时间花在父母身上,花在最值得花的朋友身上,花在孩子身上。

  • “不着急,不害怕,不要脸”意味着什么? 虽然很多人有共鸣,但是大家的理解或许跟我的理解有些差异。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感悟和诉求,各位关照己身,取其精华。 “不着急”,说的是对时间的态度。 “不害怕”,说的是对结果的态度。 “不要脸”,说的是对别人评论的态度。 1.“不着急”,说的是对时间的态度。一个人做完该做的努力之后,心里要放下,手里要放下,要做的是等待。有耐心,有定力,给自己足够的时间,给周围人足够的时间,给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足够的时间。仿佛你已经播了种,浇了水,施了肥,给种子一些时间,给空气、阳光和四季一些时间,给萌发的过程一些时间,你会看到明黄嫩绿的芽儿。 “有时关切是问,有时关切是不问。”有时候不做比做什么都强。这就是“不着急”,对时间的态度,遵从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。 2.“不害怕”,说的是对结果的态度。自己充分努力了,有足够耐心之后,结果往往是好的。在好消息来临之前,担心结果一定是无用功。我习惯了给自己和团队打气:尽人力,知天命。我的经验是,只要我们尽了人力,天命就会站在我们这一边,实际情况也往往如此。 即使结果不好,也不意味着就到了穷途末路,人生可以依旧豪迈,只要人在,我们可以从头再来。细想想,历史上哪个真正厉害的人物不是多次败得找不到北?只要不害怕,能总结得失,能提起勇气再来一次,就不是真正的失败。 3.“不要脸”,说的是对别人评论的态度。这里的“不要脸”并不是没脸没皮,没有责任心。说实话,九字真言里的“不着急”“不害怕”看上去难,练久了还是容易做到的,最难做到的是“不要脸”。 做不到的破坏力也特别大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自责、后悔、惭愧是负能量等级最高的情绪,“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,梅花就落满了南山”。 我安慰自己的话是:“我已经尽力了,还要我怎么样,我还能怎么样?咬我呀!咬我呀!” “诸事无常,无常是常”。一个结果有可能由太多的因素决定,有些因素是你不知道的,更是你控制不了的。“花开满树红,花落万枝空”,别人再说什么,那是别人的事,你不要把它当成自己的事。 一个人尽力之后,要永远地面对自己、面对他人,对宇宙说:“我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,面对任何结果和舆论。” 古话讲:“是非审之于己,毁誉听之于人,得失安之于数。”

  • 在职场里,招人喜欢的方式挺多的。某些不合法也不合理的方式,到最后也不见得成,不能持久。合法、合理且能成事的,有一条明路,但明路很有可能不是一条,我先指出这一条。一条我从曾国藩和我自己的经验中体会出来的路:两“心”——一是诚心,二是虚心。

  • 诚心就是坚持,发自内心地想把一件事做成,不放弃。

  • 有一类不招人喜欢的人,在职场什么事都觉得难,一碰壁就走。

  • 虚心就是无我。别整天“我我我”,你看你的邮件、你的微信,你会发现你百分之八九十的话都是以“我我我”开始的。

  • 走在这个社会里,别太把自己当根葱,要摆正自己的位置。 在多数情况下,人是习惯性地高估自己,最不能接受的事就是自己不行。

  • 虚心,是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行,在什么地方不行。尽管战略看得很明白,也需要靠结果增强信心。

  • 除了诚心和虚心,还有什么方法招人喜欢?我补一点曾国藩没有提到的。 夸人,嘴甜一点,也招人喜欢。在职场里,总舍不得夸人的人,是很难招人喜欢的。诀窍是,找准别人真的很赞的地方,往死里夸。不见得话很多,但是要往死里夸,多夸几次。

  • 他引用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话,那个人研究人类的组织行为学,他说人类幸福的根源,只有两件事: 第一是人,就是和自己喜欢同时也喜欢自己的人,在一起工作; 第二是事,做自己擅长又喜欢的事。 这位老合伙人在信里跟我阐述:有可能你擅长的事不是你喜欢的事,你喜欢的事有可能是你不擅长的事。如果你不得不挑,是做自己擅长的事,还是自己喜欢的事?那你还是做自己擅长的事。因为慢慢地,别人的、社会的正向鼓励,你会认为自己擅长的事也是你自己喜欢的事。如果非要挑,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,还是和喜欢自己的人在一起?他说他挑的是和喜欢自己的人在一起。如果不得不做这个选择的话,标准答案可能不止一个,这只是一个有智慧的麦肯锡老合伙人给我的建议。

  • 跳出来想,人生一世,起点都是“哇”的一声坠地,终点都是“唉”的一声离世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中间的构成就是时间,只有时间。性情中人明白,人生没有终极意义,如果有意义,就是那些过程中的点滴小时光。就像一条项链,它一定有一个起点,有一个终点,中间就像那些闪烁的珠宝小石头一样,那些点点滴滴的美好时光会留在记忆里,体现生命的质量和意义。这似乎是个悖论,成事的人似乎应该更冷酷、更可靠、更机械,但是我在特别能成大事的人中发现,性情中人比例奇高。

  • 职场中最重要的不是能力、人脉、所受的教育,而是态度。

  • 曾国藩说:“敬以持躬,恕以待人。”“敬”,对自己严,“恕”,对别人宽。“敬则小心翼翼,事无巨细,皆不敢忽。”对自己严,就是要小心翼翼,事无巨细,什么都不敢疏忽。“恕则常留余地以处人,功不独居,过不推诿。”给别人以余地,有功不自己独占,有过不推给别人。“敬”是对自己严,“恕”是对别人宽,为人处世就这么两个字,但多数人都是从来不责备自己,对别人严,对自己宽。

  • “敬”是对自己要求严,而对别人一个核心的、正确的态度是“恕”,宽恕、饶恕,从别人的角度想,为别人找他犯错可能的理由。不要为自己找理由,但是,别人犯错的时候,请你找一找他犯错的理由,然后宽恕他。这是第一方面。 第二方面,“功不独居”,如果得到了一些荣誉、好处,无论是经济上的,还是名誉上的,不要自己独占。一个人干不了这么多事的,把一些功、荣誉,甚至把主要的功劳和荣誉跟别人分享,嘴要甜一点。我最烦的一类人是自己永远要闪烁的,不管是不是到了一定程度,他永远要闪烁,永远不认真夸别人,这种人最不招人待见。这种人,哪怕很美、很聪明、很辛苦,就是不招别人喜欢。因为把功劳都占了,得到了所有的镁光灯,那让别人怎样? 第三方面,“过不推诿”,如果出现了问题,揽在自己身上,特别是你当了领导之后。没有任何团队成员会真正看得起这样的领导:有什么功劳都说这是自己的,有什么错都说是下属的、临时工干的、外包公司干的、别人干的。一旦出现过错,好的领导先看自己哪些做得不对,再看别人;哪怕自己做的都对了,别人做错了,你也要找找自己的领导责任。 “敬”和“恕”,虽然重要,但不是没有不好的地方。 我的成长背景,在协和八年,在麦肯锡九年,然后开始走向领导岗位,又在华润的大平台上创立华润医疗。这一路走来,秉承着一个“敬”字,似乎没有出过大的纰漏。但是如果这么几十年如一日,是会得焦虑症的,会担心一切。我克服焦虑症的办法,有几个特别常用也好用的: 第一个,把自己变得很忙,时间都是按十五分钟、三十分钟切开,这样还没来得及焦虑,就马不停蹄地去干另外一件事了; 第二个,培养专注的能力,就是一段时间不焦虑其他的,先把手上的事干了; 第三个,培养一些能够克服焦虑的非工作习惯,比如跑步、喝点小酒、写点毛笔字、阅读一本有意思的书,战胜焦虑症。 那“恕”,对别人宽,有没有什么副作用?如果你持续地来实践这个“恕”,最大的副作用是,你身边的人最苦。当你身边的人跟你久了,你会把他们当成自己人,就不用“恕”去对待他们了,而用“敬”去对待他们,不是尊敬他们,而是希望他们跟你一样去静对猛虎,天天担心一切事,把一切事都操心好。这样,你不把身边人当成外人,而是把他们当成你自己,然后你对他们的态度就会从“恕”变成非常严格

  • 在职场,最重要的品质,是正确的态度。“敬”“恕”,对自己严,对别人宽。

  • 在世界上、在地球上,老实修炼,老实做事,在任何时候都做个老实人。

  • 第一原则,不给别人添不必要的麻烦,特别是不能陷害他人,不能耍权术。第二原则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。能做到这两条基本原则的人,无论贫、贱、美、丑,就是一个堂堂正正、合格的人。如果在此基础上,再能做到勤奋、谨慎,就是人才。如果再能做到大处着眼、小处着手,就是人杰。

  • 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什么?是没耐心、没有恒心,不尊重商业规律,总认为我可以乘风而起,捞一把就走。

  • 引用曾国藩一段话来强调一下如何做个老实人。曾国藩说:“凡道理不可说得太高,太高则近于矫,近于伪。”道理说得太缥缈、太高,那就是矫情,就是虚伪。“吾与僚友相勉,但求其不晏起、不撒谎二事。虽最浅近,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。”别整天讲那些什么情怀啊、理想啊、世界啊、宇宙啊,太矫情,甚至接近虚伪东西,咱们就谈两点,不要晚起、不要说谎。听上去很简单,不晚起,那就早起呗,不说谎,那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呗。但如果细细用这两条去量,能做到的人的比例之少令我震惊。

  • 职业生涯总体来说都不是短跑,都是马拉松。人生也一样,不是短跑,是马拉松。局部、暂时的失败,或者暂时慢一点,不是个事,不用太着急,还是要有恒心,继续一步一步往前走。 这番话让我收获蛮大。一个特别好胜的、似乎又比较强的人,如果能够有恒,能够忍受暂时的失败,能够在暂时失败的情况下不放弃,继续埋头往前走。我想,在拥有知识和见识的基础上,逐渐实现理想是有可能的。 以上是作为成事者的自我修养。曾国藩说:“诸弟此时,惟有识不可以骤几,有志有恒,则诸弟勉之而已。”有识,培养见识,开阔视野是需要时间的。但是树立志向,养成好习惯的毅力,这种有志、有恒是马上就可以做的。

  • 金字塔原则就是:讲一个事情,会有一个中心论点,这个中心论点会被一些论据所支持,这些论据要完成“不重不漏”,即互相没有重复,合在一起又不漏掉基本点。

  • “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;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。”积德,读书,修行,不断行。成事,持续成事,持续成大事,持续成好事。